新闻动态

胆囊息肉、胃肠息肉、宫颈息肉…这个药扫除全身息肉,效果显著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随着检查手段越来越发达,很多人做体检的时候,查出来鼻息肉、胆囊多发息肉、胃息肉、肠息肉、宫颈息肉……查出息肉,西医通常会叮嘱定期复查,但患者依然难免担忧,此时可以考虑配合中医药调治。

息肉是什么

息肉是一种在身体内部某些部位(如胃、肠、鼻腔等)表面生长的异常组织。它们通常看起来像小的肉芽或小球,有可能良性也有可能恶性。

在中医理论中,息肉的形成通常与人体内的“痰湿”“瘀血”“气滞”等病理因素有关。说白了就是由于人体气机不畅,导致瘀血、痰湿、浊气互相结合,最终就形成了息肉。所以说患有息肉的人,要么是气郁体质,要么就是瘀血体质,还有就是痰湿体质。

01济生乌梅丸治疗息肉效果好

基于以上分析可知,消除息肉要从消除气滞、痰湿、血瘀来入手,想要让气机通畅,将痰湿化开,让血瘀消散,就要健脾化痰散结、行气活血化瘀。这时候可以参考一个中医古方——济生乌梅丸。

济生乌梅丸,最早出自于宋朝名医严用和的《济生方》,古用炒僵蚕一两,乌梅一两半,研末糊丸服,治疗大便下血。现代医者发现其治疗息肉效果很好,遂延伸至治疗各种息肉。

常用剂量:乌梅15~30g,炒僵蚕6~10g。

乌梅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,味道泛酸还带点涩,药性比较平和。可入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大肠经。具有敛肺、涩肠、生津、安蛔的功效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乌梅可以“去死肌,去青黑痣,蚀恶肉”。

息肉就相当于我们身体里面生长的“恶肉”,乌梅对去恶肉有很好的功效。用醋泡乌梅,捣烂之后敷在青黑痣、胬肉、鸡眼上,都有良好的效果。

僵蚕药性平和,味辛、咸,入肺、肝、胃经,它具有息风止痉、祛风止痛、化痰散结的功效。

综上所诉,两者结合无疑是消散息肉的最佳拍档,一个收一个散。酸酸的乌梅可以让息肉缩得更小,僵蚕可以让息肉更软,还可以化痰祛瘀,像蚕宝宝啃食桑叶一样,一点点攻破息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济生乌梅丸是一个消散息肉的主方子,不同息肉需要另外搭配辅药,所以还是需要医生辨证施治。

图片

图片

02济生乌梅丸加减方治疗不同息肉

名老中医石恩峻老先生,根据多年临床经验,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威灵仙和炒薏苡仁,常用乌梅30g,威灵仙15g,炒薏苡仁30g,白僵蚕10g,治疗各类息肉,名为“四味消息汤”,效果显著。

图片

图片

威灵仙可以化息肉,消骨鲠,软坚散结,消痞化积,通行十二经。炒薏苡仁可以化痰湿淤阻,炒用可去其寒凉之性,更利健脾助运,增强升清降出之功。

本方可作为治疗息肉的基础方,临床可针对息肉所在不同的部位辨证加药:

1、咽喉声带息肉,加玄麦甘桔汤:玄参15克、麦冬15克、桔梗10克、甘草6克。

2、鼻息肉:加四逆散:柴胡12克、枳实9克、白芍9克、甘草6克;苍耳子散:辛夷9克、苍耳子6克、白芷9克、薄荷叶6克。

3、胃息肉,加平胃散:苍术12克、厚朴10克、陈皮10克、甘草6克。

4、肠息肉,加红藤30克祛腐排脓。

5、胆息肉,加四逆散:柴胡12克、枳实9克、白芍9克、甘草6克和香附12克、郁金12克。

6、宫颈息肉,加紫石英20-30克、小茴香6-9克。

出处:贵州省名中医 石恩骏 《临证方药经验集》。

图片

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、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长龚志贤研究员也对济生乌梅丸颇有研究,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加味济生乌梅丸(乌梅、僵蚕、莪术、红花组成),用于治疗声带息肉、直肠息肉及宫颈息肉等,疗效甚佳。

03息肉的生活调理

平时生活中可以食用一些药膳来改善息肉。

1、胆囊息肉:金钱草茶,茵陈蒿粥。

2、胃息肉:山药莲子粥,薏米扁豆粥。

3、肠息肉:芹菜炒木耳。

4、声带息肉:紫菜、桃仁、陈皮和白萝卜汤。

5、鼻息肉:鱼腥草猪肺汤。

更重要的是,保持好心情,适当运动。

END

(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,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/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)

<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